新资讯_开发第二森林适合我国国情
2023-01-31 来源:合肥机械信息网
开发第二森林适合我国国情
开发“第二森林”适合国情。
我国是个木材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5%。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计划内木材产量已由1995年的6766.9万立方米减少到2001年的4552万立方米,降幅高达32.7%。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木材进口数量成倍增长,其中原木进口已上升到2433.3万立方米。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将达1.4亿—1.5亿立方米。虽然我国目前人工林达4667万公顷,但用材林仅占2415万公顷,而且80%以上为中幼林,树种单一,材质较差,在未来15—20年内难以替代天然林弥补木材供需缺口,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重威胁。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说,如何做到既保护好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又有效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实践经验证明,发展木材节约代用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途径。木材的节约和代用近来被称之为开发“第二森林”。
木材节约和代用是指在生产、消费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对木材及其制品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处理、回收复用与再生利用,以及采用非木质材料及其制品经济合理地替代木材及其制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木材直接利用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50%提高到现在的6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仅1980年到最近,我国累计节约和代用木材量达3.76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了740万公顷森林的砍伐。这无形的“第二森林”,相当于同期全国商品木材产量的1/4,超过我国11个省市现有森林蓄积量,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
开发“第二森林”亟待重视
由于观念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木材节约代用进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木材消费行为、消费结构还不合理,生产加工、保护处理、回收利用水平仍较低,大量的木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目前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仅约为6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以上,木材防腐比例仅占商品木材产量的1%,远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全社会木材节约和代用意识淡薄,没有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尤其是一次性木制品和过度包装浪费木材严重;木材节约和代用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完善,对浪费木材、不合理使用木材等行为缺乏约束力,时常出现砍一棵小树有人管,浪费一米木材无人问的局面;木材节约和代用激励政策和资金扶持不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
信息来源:
声明:
本文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一篇:新资讯_快速发展的UV印刷下
- 下一篇:新资讯_可再生能源专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