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亚包中心建设二
2023-03-17 来源:合肥机械信息网
以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快亚包中心建设(二)
3、亚洲包装中心的建设
我国的总部经济,是以本土市场为主的总部聚集,而实际上是产业的聚集。总部经济必须考虑到几个聚集地彼此之间的产业互补,建设要有针对性,产业定位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长三角”地区的南京、上海、杭州如果各自考虑自身利益进行招商引资,就会构成一种完全水平的企业争夺关系。一个企业要么到你那里,要么到我这里,这种恶性竞争不但使得区域之间磨擦增多,而且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雷同,亚包中心的建设一定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尤其需要重视:第一,“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之间不能搞恶性竞争,只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良性竞争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回报和可持续发展。因为良性竞争可以帮助竞争者分析、权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适合吸引地区总部的城市,可以比照竞争对手不断完善自己,增强自身对总部落户本地的吸引力,那些不适合总部落户的城市,可以考虑发挥自己的资源或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以制造基地等产业链的其它环节为立足点,发展经济。第二,总部这块蛋糕很大,只要我们环境足够优秀,就会有大量的包装产业经济总部落户“长三角”。即使单个城市吸引总部的数量在整个“长三角”的比例下来了,但是由于基数增大,很可能落户的总部的绝对量是大大增加的。可见,我们争夺的焦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现有的有限数量的企业总部,而是应该放眼全球,去吸引更多的包装企业总部落户于亚包中心。
加快亚包中心建设和建好亚包中心,必须正确确定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首先,要从第三产业入手,加强对总部的吸引力。具体包括硬件因素(交通、通讯网络、办公场所、餐饮会客配套服务)、需求因素(购买力)、人才因素、人文因素、政府政策及机构办事绩效。其次,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包装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第三,必须适当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吸引总部进驻。总部是否进驻该地区,从根本上讲乃是总部自身权衡利害的结果,政策只能影响却不能通过强权左右它的抉择。这在开放程度拓深、地区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表现成为明显。因而政府发展总部经济完全符合市场营销的必要条件,因而政府就应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的运用。具体措施可考虑:①对新注册进驻亚包中心的企业及其法人给予奖励,如按其当年上缴税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②对亚包中心投资的主导产业和纳税大户给予奖励;③对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为亚包中心引进企业给予奖励。上述措施大致属于市场营销学中价格策略的范畴。此外还可运用地点策略、推销策略、产品策略、社会关系策略等。第四,成立专业招商服务机构为总部免费办理投资手续。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可考虑专门成立专业招商服务机构或设立投资服务大厅,为前来投资的内外商提供“一站式”或“一条龙”服务,免费为投资者代办项目立项、注册登记的各种手续。第五,重视社会营销。社会营销的本质是把营销的视角从传统的顾客群扩展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一个企业生存发展过程当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主线还是要考虑到市场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要发展,最关心的就是产业链的问题,就是说区域产业要形成一个产业链,大中小企业、上下游各有所需,互相依存。这就是企业要群居的问题。例如,有了汽车制造业,就会有零部件业,有了零部件业就会有润滑油业,有了润滑油业又会有相关的行业,而且大家资源配置、运输空间、成本等都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从这个因素来说,这是一个领域内每一个企业选址过程中考虑最多的一个方面。因此,亚包中心建设过程吸引国际包装企业的总部迁都杭州,不能盲目地靠宣传吸引,而是应该从杭州周边地区现有的包装产业基础方面有目标、有重点地选择相关产业链的企业进入亚包中心工业园区。
总部经济目前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跨国性的大企业和大公司,企业内部分工外化为区域和国际的分工。站在政府角度上研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政府该如何利用企业市场化这一趋势进行制度的安排、政策的选择以及引导企业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重视围绕以下问题作深入研究:
1)如何根据亚包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企业集群和健全的供应链条为吸引力,以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依托,吸收优强龙头包装企业集聚于亚包中心,形成集成效应和聚集辐射功能,推进我国整个包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如何在制造业基地引进一大批中型企业的同时,将研发和贸易同时引入,形成新型的包装产业链,以发挥其国际组织的资源优势、“集成”功能优势、机制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及人才聚集优势,推动包装产业的机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
3)杭州作为亚包中心落户中国的所在地,其发展总部经济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需在哪些层面上作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如何正确确定发展总部经济的目标和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这些问题都是如何以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加快亚包中心建设所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具体包括:亚包中心在发展包装经济的效应定位上,如何把杭州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至,如何发挥大都市的核心吸纳力和辐射力,充分带动杭、宁、绍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包装产业的发展?如何以制度化来激活总部经济的最大效应,把杭州周边地区、周边省市的包装工业连接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如何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形成产业链,进而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开创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变水平的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友好合作?从确定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来看,如何从第三产业入手,加强对总部的吸引力(具体包括硬件因素、需求因素、人才因素、人文因素、政府政策及机构办事绩效等方面)?如何通过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包装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等等。
总之,如何以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亚包中心打造“总部经济”,使亚包中心成为世界包装行业的一个“小联合国”。对于如何加快亚包中心建设和建好亚包中心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信息来源:上海包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徐彦儒
湖 南 工 业 大 学 王润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